Wednesday, October 14, 2009

A Year Without ”Made in China”

中譯【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】這本書,是美國記者Sara Bongiorni有天警覺到家裡的一切都靠MIC出產而突發奇想,決定做個實驗看看全家能否抵制MIC一年。好不容易說服先生,心不甘情不願的跟著翻看標籤;最受衝擊的先是低價位的玩具選擇性減少了,家裡五歲不到的小孩感受到連帶影響而吵著問為什麼要把【中國製】趕出家外。

剛知道這本書時,其實興趣缺缺並沒有很想去讀。翻了幾十年的標籤不只我一人,只差沒出書而已。
不過,在作者稍嫌瑣碎的敘事中,讓我們看到更現實的一面:美國中階家庭為這目標遭受的挫折。美國本來就是物美價廉的國家,整體消費也比歐洲便宜(第一次去美國時就覺得辛巴客、速食等便宜到不像話;不只美式小杯是歐式大杯的尺寸而已,續杯還不用錢);中式超市多的是台灣進口,不像這裡選擇少的可憐。兩個小孩的小康家庭,一分一毫家計開銷都要算計。小孩子的玩具、衣服,生活必需等,就像是消耗品一樣,隨時都需要更新。

價格上,【中國製】的產品把本土出產壓得死死的,讓消費者在架上選擇時更少了猶豫的基本念頭。情緒上,作者看著家裡越來越多的MIC,跟成正比的失業率;不禁擔心本國產業,教導小孩要給其他國家的產品一個機會啊。當她望著商店賣的基督肖像,也會懷疑起中國工廠的工人在製造的過程,是否知道耶穌代表的意義。與前不久的西藏旗新聞一樣滑稽。(中國不允許西藏旗存在,但遊行飄著的旗子居然是MIC)

不買中國製,但還是會不小心有MIC的東西跑進來,漂亮的衣服、鞋子令人當下把原則拋腦後。安一旁風涼分析:考慮清楚喔,買了的東西部份付費被中國吸收賺走,賺來的錢買了飛彈,而這些飛彈正對準台灣。是該要堅持到底...

商人向錢走的商機早替消費者決定該買哪國出產,越來越少的選擇,代表越來越多的讓步(即使不願意),只靠一個人的力量、一個家庭的力量是不夠的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