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產檢醫院會發孕婦手冊,紀錄驗尿血壓超音波等資料。中期穩定階段在社區裡的助產士中心產檢,後期才回到醫院:
- 前期(約12-14週時):第一次超音波
- 約20週時:第二次超音波,這時才看得出寶寶性別
- 中期(約28週時):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超音波
- 後期(約35週時):有經驗的助產士會「摸」寶寶頭位,看是否已經落到骨盆,沒有的話,會多一次超音波確定後才決定做什麼樣的調整
- 醫院的課程:前期課程有關飲食,該吃什麼,不該吃什麼,可以做什麼樣的運動。後期課程則是生產哺乳準備。課程免費,但是都在白天上班時間。醫院免費課程,助產士有時忙的連慢下來讓你發問的時間都沒有。
- 生產選擇一:生產中心為助產士管理,一切自然為主,中心有水池、球等設施,但不提供止痛針(epidural)。打止痛針需要有醫護人員在場(生產中心在醫院裡,有狀況時要到病房也很容易的)
- 生產選擇二:生產病房就是普通病房,由醫護人員接生,也有助產士,主要是躺著生產,沒有水池等設備讓產婦變換姿勢
沒有哪個選擇比較好或不好,全看個人喜好。若是產婦本身健康狀況哪裡有需要特別注意的話,就要在有醫生照料的生產病房,沒得選的。
英國人不做月子,也沒有月子中心,生產過程順利的產婦,在醫院待一晚,隔天早上打完預防針量個血壓,就回家了。一回家就要開始獨立摸索,也難怪所有的課程都要在生產前去上。英國的國立兒童基金會也提供付費課程,六堂課要三百鎊,上課內容除了詳細的產前準備資訊外,參加的也都是同社區的新手父母,一起在往後寶寶成長中有傾吐的對象。
我們六個家庭,正好三個男寶寶、三個女寶寶;大家都是新手,又住附近,課程之中的意義也是要讓大家互相支持。媽媽們現在每週三下午輪流到對方家裡聚聚,聊聊寶寶近況。這些平時完全不會遇到,工作興趣也無交集的媽媽們,因為住同區而成為朋友。所有寶寶們的生日也只相差1-2週。
英國媽媽生產後,通常一兩週後就回歸正常生活。其中一位媽媽剖腹產,居然當週週末就出去shopping了,太神奇的體力。